无障碍浏览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发展规划

政策解读:《肇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解读

来源:德庆县发展和改革局   发布时间:2021-12-07 15:12   点击数:-

  近日,肇庆市人民政府正式印发《肇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下称《纲要》)。

  《纲要》以章为序列依次排布发展环境、总体要求、主要任务、保障措施等内容,全文共十八章,约13万字,全方位擘画了肇庆今后五年以及到2035年的行动安排,是今后一个时期肇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市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

  ▲总体部署

  《纲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落实省委、省政府“1+1+9”工作部署,围绕建设成为彰显中国特色、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生态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的发展定位,抢抓“双区”和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重大机遇,坚持产业强市不动摇,力争尽快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超30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超50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200亿元的奋斗目标,努力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争先进位。

  计划“十四五”期间,肇庆市地区生产总值五年平均增长6%以上。

  ▲以“双区”建设为引领,着力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的节点城市

  省委、省政府把“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作为广东在服务国家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定位。肇庆将积极参与大湾区建设,并充分发挥面向大西南门户作用,全力建设贯通全省及港澳、联通大西南、链接“一带一路”的门户城市,为广东实现总定位总目标作出肇庆担当和贡献。

  在交通枢纽建设方面,肇庆将以推进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和一批高速铁路、城际轨道、高速公路、港口码头项目为主抓手,高水平共建“轨道上的大湾区”,着力建设成为贯通全省及港澳、联通大西南、链接“一带一路”的交通枢纽。同时,将完善和优化市域交通网络,推动核心地区间的快速通道、重点普通公路(国省道、农村公路)等项目建设,进一步畅通市域内部交通。

  在物流枢纽建设方面,肇庆将牢牢把握“空港+河港”的发展契机,抓紧谋划西江内河航运中心(肇庆)、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空港物流区(肇庆)“双枢纽”,加快建设肇庆(怀集)绿色农副产品集散基地等重大物流枢纽,大力推进柳广铁路等物流基础设施项目规划建设,谋划桂贺肇广货运铁路及疏港铁路,全力建设畅通大湾区、大西南和东盟国家的物流门户枢纽。大力引进专业物流企业,加快建设现代物流体系。

  在产业合作共建方面,肇庆将围绕保障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深度嵌入大湾区产业链创新链,积极参与打造珠三角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坚持补缺发展、配套发展、错位发展、特色发展,加强与广州、深圳、珠海等大湾区核心城市产业合作共建,积极对接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加快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创新产业重要承载地、科技成果转化集聚地。

  在优质生活圈构建方面,肇庆将打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高品质新都市。加快建设粤港澳特色合作平台,推进香港都会大学(肇庆)等重大项目建设,鼓励支持港澳青年在肇庆就业创业,促进规则衔接,推动跨境民生合作创新。加快建设湾区西部中高端消费中心,推动城市、乡村旅游发展,着力建设广东省具有影响力的区域消费中心城市群、展现大湾区风貌旅游“金项链”的重要门户。

  ▲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优先”,全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制造新城

  当前,肇庆既处于快速发展、争先进位的黄金时期,又位于攻坚克难、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产业尤其是工业发展已成为牵引肇庆工作全局的关键点和撬动肇庆高质量发展的支撑点。

  “十四五”时期,肇庆将聚焦“4+4”产业体系,加快打造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金属加工等产值超千亿元产业集群,做精做强电子信息、建筑材料等产值超五百亿元产业集群,加快培育家具制造、食品饮料、精细化工、生物医药等产值超三百亿元产业集群。计划“十四五”期间,肇庆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五年平均增长11%。

  在发展载体方面,肇庆将积极谋划建设广东(肇庆)大型产业集聚区,重点建设“2+4+N”产业高水平发展平台,把肇庆高新区打造成为带动肇庆高质量发展的“火车头”,把肇庆新区打造成为产业强市新引擎,加快西江、金利省级高新区建设。

  在具体举措方面,肇庆将大力实施产业招商落地攻坚“八大行动”,建立“招、落、投、服”全链条工作机制,以“产业招商落地巡查日”活动为抓手,全力推动产业项目快启动、快建设、快投产、快见效。

  ▲推进旅游振兴,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康养休闲旅游度假胜地

  “十四五”时期,肇庆将以推进全域旅游为主线,促进旅游业全区域、全要素、全产业链发展,加快推进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积极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纲要》提出,肇庆将全力打造西江百里历史文化风光带,加快构建“中心城区旅游核心、千里旅游大环线、北回归线神奇景观旅游带”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将依托星湖旅游景区(七星岩、鼎湖山)、府城微改造项目、端砚文化旅游区、华侨城等核心资源,将肇庆中心城区打造成为全市旅游集散中心和综合服务集聚区。另外,将重点建设肇庆万达度假区,致力打造多产业多元素衔接交织、满足消费主体多种需求的国际化、绿色化综合度假区。

  ▲优化区域经济布局,全面推动区域协调高质量发展

  《纲要》提出,“十四五”时期,肇庆将加快构建由城市经济产业(幸福产业)集聚带、西江先进制造业走廊、生态产业示范区三个功能区组合的“一带”“一廊”“一区”区域经济布局,推动各区域优势互补、差异化协调发展。强化中心城区核心引擎功能,突出主城区极化发展作用,全力打造“一江两岸”城市发展格局,推动肇庆新区—鼎湖区、肇庆高新区—四会市一体化发展。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方面,肇庆将实施强县行动,加快形成中心城区—县城—中心镇的市域三级城镇化体系。推进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大力实施一批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项目,提升县城公共设施和服务能力。计划到“十四五”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5%。

  在乡村振兴方面,肇庆将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现代农业强市,当好粤港澳大湾区生态农场和“中央厨房”,以产业兴旺带动乡村振兴。实施中医药健康产业高地行动,做大做强中药制造业,依托国家级肇庆南药市场、肇庆(德庆)南药健康产业基地等,推进以南药为主的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着力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民族地区加快高质量发展。

  在城乡融合发展方面,肇庆将突出以高要区金利镇、四会市大沙镇城乡融合发展省级中心镇试点建设为先行示范,谋划建设一批镇域内的基础设施、市政公用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环境卫生设施、产业培育设施、发展平台等项目,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步伐。

  ▲持续深化改革,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一流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是一个城市产业发展的土壤。“十四五”期间,肇庆将继续深化“放管服+数字政府”改革,统筹建设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促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持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打造可预期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聚焦社会民生保障,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十四五”期间,肇庆将围绕人民群众需求,着力建设教育强市、健康肇庆等,持续提升民生福祉。特别是对于就业、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老百姓关注的热点话题,肇庆将这样部署。

  就业方面,肇庆将实施更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推动城乡劳动者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创业,保障本地青年尤其是高校毕业生留肇就业,吸引外地青年留肇发展。鼓励“副业创新”,不断催生新岗位新职业。高水平打造肇庆市“1+9+N”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体系,着力建设大湾区连接大西南的高素质人力资源集聚区。计划“十四五”时期五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20万人。

  教育方面,肇庆将深化教育重点领域改革,推进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升城乡教师待遇水平,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应用型高等教育基地。计划到“十四五”末,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2年。

  医疗方面,肇庆将健全公共卫生体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医疗资源均衡化布局,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提高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能力,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计划到“十四五”末,人均预期寿命为79岁,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5.5位。

  社会保障方面,肇庆将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促进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创业,建设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切实守住基本民生保障底线。计划到“十四五”末,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8%以上。

  另外,《纲要》对“十四五”时期建设美丽肇庆、文化强市、更高水平的平安肇庆法治肇庆等作出了部署。

  ▲指标设置

  《纲要》的指标体系按照省的部署要求,提出了经济发展、创新驱动、民生福祉、绿色生态、安全保障等五方面23项定量指标,其中,8项约束性指标与国家、省的约束性指标保持一致。“十四五”期间共安排504个重大建设项目,总投资9552.8亿元,“十四五”期间计划投资4872.4亿元,有力支撑《纲要》落地实施。








  相关文件:肇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肇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