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文明实践

文明实践 | 武垄镇“复兴少年宫”把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雄鸡舞”传承和发扬

来源:德庆武垄镇   发布时间:2022-01-18 10:26   点击数:-

  德庆县武垄镇大力传承优秀民族文化,抓实抓细乡村“复兴少年宫”全省试点建设工作,充分发挥地方特色文化优势,进一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光大。

  近日,小编来到武垄中学看到,学生们正在操场上表演着当地的特色文化舞蹈——雄鸡舞,学生们通过模仿雄鸡报晓、觅食、嬉戏、争斗和归巢,非常生动地展现了雄鸡的生活习性和意趣。

  “雄鸡舞”是该镇颇具地方特色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雄鸡舞又称舞凤鸡,是起源于德庆县武垄镇播荫管理区的民间舞蹈。相传起源于明初播荫村的祖宗因原居住地人畜不旺,遂迁至播荫村,并从发现一只雄鸡得到启迪,便用竹篾、彩布扎成雄鸡模样,擂起鼓乐在村边环舞一圈,自此村中逐渐兴旺起来,雄鸡也被祖祖辈辈奉为吉祥之物,形成了每逢春节或喜庆日子都舞雄鸡的习俗。2007年6月18日,雄鸡舞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入选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雄鸡舞起源于武垄镇的播荫村,是从民间流传下来的一种道具舞蹈,在明代初期就已经在我们武垄以及邻近的村镇流传开来,一直到现在,雄鸡舞的主要价值是农村动物图腾崇拜的信仰体现,它的寓意是趋吉避凶,它也是一个仁义礼智信的象征,也是我们农村节庆群众文化的一个重要项目内容。

  学生们纷纷表示非常喜欢喜欢这个舞蹈,也希望今后能够继续将它传承下去。学生们被雄鸡舞的民间艺术魅力深深吸引,并把雄鸡舞的艺术表演内在精神品质,融入到积极向上的读书生活中去。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相关附件: